中国皮革网 - 皮革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综合信息 | 商贸快讯 | 协会动态 | 真皮标志 | 制革环保 | 市场行情 | 行业标准 | 行业政策 | 节能环保 | 合成革技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加工贸易 > 温州“皮革大王”王敏: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,姐弟俩转移亿万财产
9.biz | 商业搜索

温州“皮革大王”王敏: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,姐弟俩转移亿万财产

信息来源:xoopoo.com   时间: 2022-12-17  浏览次数:35

  2007年,温州皮革大王王敏风尘仆仆赶回家,突然被5个彪形大汉扑倒在地,接下来他的父母竟然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。三天后,妻子又带着保镖把王敏救了出来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的“皮革大王”王敏一下子跌入人生的谷底?

  穷则思变

  1966年,王敏于浙江温州的一个普通家庭,家中兄弟姐妹各5人,王敏排行老三。在那个年代,“穷”是人们无法摆脱的字眼。当时,王敏看到别人穿上一双崭新的新鞋,很是羡慕。

  他就跟爸爸提出要买一双新鞋,可是一双鞋要花费几块钱,当时王家一家收入才几十,这对王家来说,格外奢侈。父亲王大同听到王敏这个请求,就朝他狠狠瞪了一眼,从此王敏不敢再对父亲提任何要求。

  由于贫困,家庭无法同时支付五个孩子的上学费用,因此王敏在念完初中以后,便辍学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。没有较好的学历,外加年龄又小的他,找工作的路程并不顺利,他只能做一份零工来补贴家用。

  后来,机缘巧合下,他竟然获得了进入电视台工作的机会。他在电视台做摄影,这份工作工资高,除去每月的基本开销,他把赚到大部分钱都寄回给父母补贴家用。在电视台工作的几年,王敏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份不错的薪水,而是增长了见识,积累了人脉。

  5年后,电视台进行改革,王敏失业了,这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个噩耗,但对于王敏来说,却是他开始传奇人生的第一步。

  王敏利用手里不多的积蓄,开了一家广告公司。他凭借着在电视台里的工作经验,和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,将广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,获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收益。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,一年赚了二十多万。

  要知道,在90年代,万元户就很了不起了,他可是年入二十万。赚到人生第一大桶金的王敏,此时的心思还比较单纯,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家人,他将大部分收入都给了父母管理,父亲王大同见状,一直说:“自己赚钱就自己花,爸妈不差你这点。”王敏连忙赔笑道:“没事,就当帮我存着。”

  父亲最后也不推辞了,说道:“好,那就先帮你存着。”

  皮革商机

  1994年,王敏再次以敏锐的嗅觉察觉到新的商机。他发现身边的人对皮革需求开始有增长,但是市场却少有皮革供应的公司。于是,他就想要成立一家企业,但手头上没有太多的钱,他就跟家里面商量了一下,想把原来存在父亲那里的钱拿出来。

  他把想法和父亲一说,父亲王大同立马就翻脸了:“说帮你存着,现在你又要拿去创业,创业十个有九个是破产的。”后来,在王敏的一再央求下,他才知道,父亲把他原来存起来的钱给哥哥买了房子。

  没有启动资金的王敏并没有沮丧,只能靠自己再想办法。恰好那时王敏的妻子在信用社工作,靠着这层关系,他们将广告公司抵押给银行,申请一笔贷款作为启动资金。

  但由于没有皮革行业的经验,刚开始,王敏的皮革生意不是那么顺利,但他没有放弃,既然没有名气,那就一家一家的上门跑业务,干过销售的王敏有这方面的经验,介绍自己的产品优势,以及给客户更低的价格,很快收获了一批订单,温州的小加工厂也逐步有了起色。1995年,他还大手笔收购了温州的几家皮革加工厂,创办了“远东制革厂”,开启了生产销售一条线的发展模式。

  看到自家儿子有了一份大产业,王敏的父母开始游说他:“公司上下几十亿资产,家人应该平分才是。”他们声称将产业交给外人,不如交给自己的亲人,于是,王敏最后将部分产业交于了自己姐弟的手上。1998年3月,家族内部签订一份《股权协议书》,他们按照出资划分出了5份股份。王敏占股30%股权,母亲占10%,三个兄弟姐妹各自占20%。

  有了家庭的助力,王敏觉得更应该大展拳脚,他又将眼光瞄到了广州,因为广州有政策扶持且人口数量多,对外贸易更有市场。夫妻俩说干就干,立马南下广州,创建了远东皮业公司,做起了皮革进出口贸易的生意。在2004年,他的生意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,王敏成了响当当的“皮革大王”。

  反目成仇

  王敏的公司慢慢走上了正轨,还跨入了国际市场,前景一片大好。因为常年在外学习,王敏觉得自己的家族企业是时候要改革了,就想着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协助打理温州分公司。没想到突然转变模式,造成了家人的不满,他们并不配合经理人的管理。不久,王敏高薪聘请来的副总裁和两位总监都先后辞职。这些事情的发生,致使王敏和家人的矛盾不断升级,家庭关系逐渐紧张。

  没想到放弃改革,也动摇不了家人侵占公司的心,他们对于高薪的职位,巨额的股份并不满足,开始在温州的分公司里做假账,吃回扣。王敏发现了公司账目的巨大问题,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市值上亿,却出现每年不盈利的状态。

  2006年11月,王敏委托律师核查资产,发现5家企业都出现了问题,这5家公司中属于王敏的股份全都被转移到兄弟姐妹名下。5家企业的年进口额高达12亿元,亿万财产被转移,股权的变更,让他有些措手不及,更令人奇怪的是,股权转让书上还有他的签名。

  王敏突然意识到能干成这件事的人,应该是有组织有预谋的,一个人根本无法在瞒着他的情况下完成股份的转移,而这次查账,更让王敏心寒的是,竟然是自己的弟弟王怀的行为。王怀偷偷在王敏身份证上动手脚,复刻王敏的二代身份证,伪造虚假的签名和文件,将王敏名下的股权都转移到姐姐和自己的名下。

  这件事也彻底触犯了王敏的底线,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,最后选择报警处理这件事情。王敏的姐弟知道了,立即过来苦苦哀求王敏,他们表示再也不会干这种事情了。

  最终,经过警方的协调,这件事还是在私下处理。王敏的姐弟写下一份《重大错误事件解释书》,并且向王敏道歉。看在父母的份上,他最后在公安局签了字,不再追究大姐与弟弟们的责任。

  基于第一份家族内部签订的股权,为家庭纷争埋下祸根。2007年1月4日,王氏家族再次针对股权问题,签订了《家族股东协议》,在这份协议中重申了家庭成员所持的股份数量,王敏还特意强调了他是公司的创始人,并拥有企业的决策权。

  撕破嘴脸

  在所有人都认为这场风波会过去时,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。在同年的3月10日,父母通知王敏回老家开董事会,身在广州的他立马赶回家。没想到迎接他的是5个彪形大汉,他被按倒在地,五花大绑,在他母亲的命令下,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。

  他的父母为了将他住进精神病院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化,便对外声称儿子因为多年经营公司承受着压力,每天操劳过度,身体和精神上都出现了巨大问题,所以为了儿子的健康,无奈将其送进医院。于是在父母的签字同意与“陪同”下,王敏的姐弟如愿地将王敏送进了精神病院。

  王敏被送进精神病院后,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,他费尽努力终于找到机会,与自己的妻子取得联系。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得知此事大为震惊,带着保镖和律师与医院多次进行交涉。王敏怎么也没想到,将他从谷底拉出来的却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妻子,这对于王敏来说便是最讽刺的吧。这件事情发生之后,王敏彻底与家人断绝关系。

  从精神病医院出来以后,王敏再次通过法律的途径,将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人,都告上了法庭,他这一次不再选择心软,而是要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  远东企业在变成了家族企业后,父母认为远东集团能走到今天的规模,不仅仅是王敏一个人的功劳,而是全家人的功劳。姐弟认为他们为远东集团也付出了很多心血,财产应当平分。而王敏则认为远东集团是自己辛苦创办的,并非家人共同出资创办。双方各执一词,也使得这一场诉讼持续了许久,最终以王敏胜诉结束。但他最后虽赢得了官司,却失去了家人。

  经历过这一次的事件后,远东集团也元气大伤,开始走下坡路。王敏也因为这次事件后,认识到了人性的险恶,加上其他皮革行业的快速兴起,远东集团不能及时向现代化转型,导致了远东集团逐渐与社会脱轨,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洪流之中。

  这一大家子相互纷争,亲情已不同往日,一个大家庭彻底支离破碎,在相互斗争时,公司也被消磨得一干二净,到头来,谁都没有占到便宜,只剩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。

  家族企业做大了之后该如何正规化?

  我们听过很多这样的事,尤其是在南方和江浙一带。最开始是一个小作坊,亲朋好友凑一凑人手就能做起来,慢慢做大以后变成了一个家族企业,所有的管理层都是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,招来的员工也差不多,都是同乡的乡里乡亲们。

  在一个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,这种家族式管理是很有优势的,大家心都往一块儿使,彼此信任,没有太多的尔虞我诈。所以企业就会发展的很快。

  到达一定规模之后,你就会发现能够管理一个小企业的,未必能够管理一个大企业,未必能让一个企业朝着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再做大做强。所以这个时候管理的规范化,找一些职业的经理人就变得很重要,可是往往矛盾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。

  家族里的元老派总认为企业是自己一手创下的,所有的情况自己最了解。职业经理人什么都不懂,还乱指挥。职业经理人来了,由于家族的权势太大,所以缩手缩脚,施展不开,处处被制衡。

  当企业走上上市之路的时候,股权和利益如何被分配就成了矛盾的焦点和爆发点。这是所有的家族企业成长的必经之痛吧。

  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,连父母兄弟之间都会相残相杀。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最多见的是对于皇位的争夺。以前我总是不理解,都是兄弟,谁当皇帝不一样呢,就算当不了皇帝,被封一个什么王,也是衣食无忧,一生富贵的嘛。

  更不能理解的是,儿子为了急于登上皇位,还要想办法害死父亲。后来我才发现,当这个利益足够足够大的时候,是天下是江山的时候,什么父子兄弟的感情都会被通通放在一边。

  在王敏的故事里,虽然不是争夺什么天下江山,但是,当你的企业做到这么大的时候,这些利益也足以让父子兄弟间相互残杀了。

  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,我看过一些描写二战时集中营的作品,在那个时候父子有时候会争夺最后一块面包,也会大打出手。

  有时候想想真是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,还挺悲哀的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皮革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