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创”这一概念,与其说是情怀,不如说是营销,只不过带着情怀的营销更容易被人接受罢了。眼见临近中秋,“文创”包装的月饼开始粉墨登场,但这种月饼是否属于过度包装,成为了眼下的一个讨论话题。记者对比了市场上5款跨界文创月饼礼盒,发现它们的单块月饼平均售价多在30元以上。无论是宫廷风包装,还是网游风包装,从中都可看出过度包装带来的价格高企。显而易见,情怀之下,仍然是过度包装的另类呈现。
过度包装之所以屡禁不止,与营销业的推波助澜紧密相关。而营销则是在研究社会大众心理需求之后,在不同阶段做出的不同策略调整,譬如从以前的土豪式包装到如今的以文化、情感为主打的包装。原本普通的商品经包装之后,便成了价格高昂的售卖品,只是被诱惑或被麻痹的消费者往往后知后觉。同时由于监管标准模糊,导致商品包装很难回归理性。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--食品和化妆品》规定,只要包装空隙率、包装层数、包装成本占售价比例3项指标中,有一项不合格,就属于过度包装。不过,这项国家标准并未对包装的材质和是否可回收利用提出明确要求,也没有详细规定处罚标准,商品范围也有限。
过度包装虚火不退,显然还需要制度与消费大众的共同努力,制度方面需要完善现有法律,守住准入门槛,社会方面则需要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观,不要偏执地迷恋“包装”。二者一起努力,过度包装才不会屡禁不绝。